主演:安娜·博纳奥图安吉拉·露西GianniCajafa
类型:剧情导演:马里奥·马尔托内 状态:正片 年份:1995 地区:意大利 语言:意大利语 豆瓣:0.0分热度:22 ℃ 时间:2024-05-06 12:53:04
温馨提示:[DVD:标准清晰版] [BD:高清无水印] [HD:高清版] [TS:抢先非清晰版] - 其中,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。
读费兰特的书信集《碎片》,第一部分大部分收录的都是和《烦人的爱》这本书出版,获奖,电影改编等有关的书信来往内容。没读过原著和电影的话,真的有点读不下去。于是找了《烦人的爱》的电影资源(翻译为《肮脏的爱情》),几天前刚刚被弯弯字幕组翻译制作,他们发了个微博视频。感谢字幕组!
《碎片》里,费兰特的书信反复提及意大利女作家莫兰黛书中的一句话“没有任何人,包括母亲的裁缝会想到,母亲会有一具女性的身体。” 母亲的身体是被衣物包裹着的。
她说莫兰黛用男性第一人称写作时,是戴上了一张男性的面具”我感觉到这种伪装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学,施行母亲的裁缝无法完成的工作:把母亲的形象从包裹里拯救出来。她利用青春期到成年的那段时光,让母亲本来的身材显露出来,讲述女性体验中没有讲述过的东西。”
而费兰特本人,或许也在尝试如此,打开千篇一律的潦草“包裹”,展现未被言说过的复杂女性感情。
视觉化的影像让这种改变来得更直接。
阿玛利娅自己就是裁缝,她给女儿做衣服,或许也给自己做衣服。老年的阿玛利娅第一次出现时,穿的是精致的酒红色裙子,不是莫兰黛描述的西西里母亲“永远都是黑色的,或者顶多是灰色或褐色”的衣服。
在镜头中,阿玛利娅的美一直延续到了老年。而她也总是在裸露。年轻时喂奶的饱满胸脯,被发现死亡时在海中漂浮的躯体,即使是松软膨胀的肚皮,也是一种对身材的“证实”。
酒醉的阿玛利娅身着鲜红的罩衫在篝火前舞蹈,甚至让我想到了《燃烧》里那个对着夕阳脱去上衣跳舞的年轻女孩。然后,母亲脱下罩衫,仅穿着胸罩,步入深海,篝火还在她的身后燃烧。
我们在电影里直观地看到母亲和女儿的躯体,看到年老而松弛的母亲穿上本要送给女儿的新内衣,看到身材姣好的女儿穿上母亲的旧西装,却都那么合身。小说的最后一句,是黛莉亚的独白“阿玛利娅存在过,我就是阿玛利娅”,在电影中,黛莉亚让车厢里的青年叫她“阿妈利娅”。
正如费兰特自己评价的,电影最震撼的,就是对于服装的运用。从一开始的淡绿色帅气男士西服套装,到后来那条所有街上的人都要看两眼的红裙子,再到最后母亲的深蓝色西装,服装的变化标志着剧情的推进和黛莉亚一步步接近真相的过程——母亲死亡的真相,童年的真相——直到她获得内心的和解。因为性感美丽的脸庞和躯体,阿玛利娅被身边的男性凝视,操控,羞辱,殴打,跟踪了一辈子,她也尝试逃离,可即便到了老年还要遭受威胁。母亲的死亡是否是一种解脱?黛莉亚早就离开了那不勒斯,选择了独身,但是因为母亲的死亡,她不得不回来直面和消化这一切,包括童年自己受过的侵害和犯下的错。然后她穿上母亲的衣服。费兰特写到 “对于黛莉亚来说,衣服是身体的表层,母亲的身体——最后终于穿上的身体,母亲死去的身体,可能正因为死去了,才会永远活在她心里,推动了她后来的成长和独立。”
期待原著的翻译和出版。
“我觉得这是现代女性身体的一个重要影像,象征着一个寻找自我的女性。黛莉亚先是通过男性化服饰掩饰自己,后来她在那个地下室的最深处,找到了母亲原本的身体。最后她意识到,她要接受自己和阿玛利亚之间的联系,母女之间的传承得到重建,那些难以言说的东西也得到了揭示。” 这是费兰特写给《讨厌的爱》导演马里奥的信中,所呈现的一段文字。
玛吉·吉伦哈尔导演处女作《暗处的女儿》出师则利,其原著便是埃莱娜·费兰特的小说。这位颇受影视圈改编青睐的作家却将自己掩进了神秘的面纱之下,至今未公开自己的身份和性别,这一事实意外地与《讨厌的爱》中所展现的朦胧感形成了互文。
《讨厌的爱》是费兰特的首部长篇小说,一经问世便迎来如炬的关注,立刻于三年后以电影的形式与观众见面。费兰特对人物内心在复杂人际环境中的焦灼与变化有着深刻的勾勒,正是这样细腻的,难以言说的东西在每一个那不勒斯人之间搭起了桥梁。
费兰特在信中提到的那些难以言说的东西被倾注在他的文本中,是成为黛莉亚与阿玛利亚之间的牵引,又或是成为自己与那不勒斯之间的羁绊,如蛛丝般强韧的真实情感变得不可言说,那是因为我们的视线不由衷地变得模糊。像是忘了佩戴眼镜的高度近视患者,蜷缩在自己的能见范围之内。
地下蛋糕店的大门被缓缓关上,年幼的黛莉亚撞见母亲与卡塞塔亲热,此时的她没有戴眼镜,眼前的一切被打了马赛克,剩下的唯有主观的代入。从地下室切换到黛莉亚在家中的场景绝非偶然,一切在黛莉亚即将结束那不勒斯之旅,最终留步于地下室之时昭然若揭。黛莉亚被蛋糕店主性侵,而她不自觉地将母亲与卡塞塔的亲热场景代入,来掩盖自己的伤痛,记忆像视力一样出现了偏差。
我并不愿意将黛莉亚的近视眼设定当作时一种偶然,更愿意相信是她自身的指喻,或者说是她根植情感的藉口。如信中所说,黛莉亚一开始总是用男性化的服饰掩饰自己,在她的童年记忆中,父亲一直是一个艺术家的形象,从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她以后的漫画家身份,在这个立场上,黛莉亚对自己的父亲是崇拜的。尤其在当时的那不勒斯,男性主义的味道相对浓了一些,引用费兰特的肺腑:“您通过一种高超的艺术手法,展现了一位女性在不同男性之间进行调查的过程,这些男性代表那不勒斯过去最糟糕的一面,一些不可救药的人。您展示了卡塞塔、舅舅、安东尼奥,还有父亲的身体,换一句话说,您展示了在一种爱恨交织、逞强凌弱的关系里,他们呈现的样子。” 女性被千人千面的男性所裹挟,黛莉亚只能选择性的仰望着父亲,而母亲,也就成为了父亲和大家口中的母亲。马里奥通过几场梦境和几场回忆来表现这种情感的覆盖。梦境中,卡塞塔尾随着母亲和自己,母亲欲迎还拒的笑声……回忆里,母亲在公交车上对陌生男人的笑容……黛莉亚能够认为父亲画笔下风姿绰约,袒胸露乳的吉普赛女郎就是母亲,也不见得奇怪了。
黛莉亚换上红裙在雨中奔跑,在男人之间的冲撞下摔碎了自己的眼镜,由此,她踏上了认知重塑,审视过去的路程。她对着镜中的自己微笑,显得十分满意,此刻,视线仿佛不再模糊,红色的自己非常耀眼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认为眼镜只是根植情感的藉口而非客观设定。小安东尼奥眼看就要被舅舅扔下楼梯,楼下的母亲声泪俱下,依然不妨碍黛莉亚抬头望着楼上所发生的一切,继续仰望着她的父亲。童年的黛莉亚即便带上眼镜依然只能看到自己心中认定的事实,而现在的黛莉亚失去了眼镜的辅助,却更能看清自我,在那不勒斯喧闹的大街上自由穿梭,去正视自己的父亲,最终回到那个梦魇开始的地下室。眼镜的物理意义被放大了,不仅仅是主人公特点的设定,而成为了线索般的存在。
马里奥在地下室独白片段的影像呈现是华彩至极的。黛莉亚穿上母亲当年的衣服,仿佛被瞬间附体,眼神中透着幡然醒悟的坚毅。抬起头看到走廊尽头穿着大衣的男人走来,整个画面是虚焦的,观众知道,这是又回到了小黛莉亚的视线。需要注意的是,当年黛莉亚舔完店主给的奶油蛋糕后摘下了眼镜,之后发生的一切都在黛莉亚模糊的视线中发生,记忆在彼时被抹去了,而此刻又随着那坚毅的眼神找寻回来。母亲与自身的影像交替着,穿着大衣的男人一再靠近,摄影机终于找到了焦点,画面中露出了蛋糕店主的脸庞,并不是记忆中的卡塞塔。黛莉亚不禁抱头痛哭喊出了当年她的诬蔑之语。黛莉亚终于完成了和母亲之间的关系重构,才会在火车上说出阿玛利亚的名字,再也不是那个在画中的吉普赛女郎。
黛莉亚坐火车从那不勒斯回到博洛尼亚,母亲坐火车从那不勒斯去到博洛尼亚。这趟火车的终点是母亲生命的终结,同时母亲也用另一种方式在黛莉亚身上将生命得以延续,灵魂得以延申。
黛莉亚完成了对母亲、父亲和卡塞塔认知的倒置,也间接完成了在童年记忆中其他有关联的那不勒斯人的重新审视。尼采说:“没有事实,只有阐释,视角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条件。”我们所有的感知、理解、思考和行为都是基于一个身份和视角的。对黛莉亚来说,身份和视角的转化成就了她的直面,诠释了她的变化。扩展开来说,在真实面前,我们都是高度近视患者,只能窥见大概的轮廓,却很难接近他人亦或是自己的内心深处。费兰特的文本结合马里奥的影像,成为了一种释然,对原生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力的释然。
在塔可夫斯基的自传体影片《镜子》中,将这种潜移默化表现为妻子与母亲的交叠,自我与儿子的交叠,用时间与空间的错乱性表达人一生对于原生环境的不可抽离,而这种不可抽离性是不被感知,不被言说的。黛莉亚最初的认知形成来源于过去的人和事,黛莉亚最终的认知变化也来源于对过去梦魇的直视,原生环境伴随着黛莉亚的一生,并无法摆脱,就这样被模糊地呈现着。
面对难以言说的真相,我们都成了近视眼,并永远将是。
我知道猫狗没有自我(ego),所以看起来嫉妒是一种本能。
我的狗无法独处。它有严重的分离焦虑。一旦发现我出门不带它,它便立刻陷入一种焦躁——它挖洞、啃墙角、撕尿垫或者追自己的尾巴,它永不停止,它拆毁一切。
我的猫无法忍受我跟狗互动。它厌恶狗,炸毛、弓腰、嘶吼——它需要掌控,也企图占有,我不确定它是否期待我在它面前死掉,从而霸占我的身体和屋子里的一切。
黛莉亚对母亲有相似的本能反应,阿玛利亚看上去从没经历过黛莉亚的那些成长的烦恼,这一点尤其令人厌烦。影片一开始,阿玛利亚的首次登场便彰显了她的女性身份——她用女人的身体给孩子喂奶;在公交车上,她没有因为男性乘客的凝视而不安,甚至习以为常;穿过漆黑的桥洞时,她也没有共情女儿的眼泪。
黛莉亚不明白,在这座拥堵、嘈杂、粗鲁、没有边界的城市,用费兰特的话说,这里是“令人不安的那不勒斯和男权控制下的社会”,母亲为什么总是不必遵守那些显而易见的规则:她可以说走就走,不关水不锁门;可以对裁缝工作造成的手指伤势毫不在乎;可以在被邻居撞见情人时率先破口大骂。
在黛莉亚能够理解阿玛利亚之前,那是她唯一能参考的女性形象,她很容易认为女性本该如此。可是,如果阿玛利亚是女人,长得不像她、也无法过她那种生活的黛莉亚是什么?
《碎片》里,费兰特提到一段因为过于直白揭露黛莉亚的内心而删掉的段落:
我的头发很细,跟我父亲一样。我的头发又细又软,看起来不蓬松,也没有光泽,它们随便披散在头上,很不听话,我非常痛恨我的头发。我也没办法把头发梳成像我妈妈那样,挽成一个发髻,额头上有一个波浪,几撮最不听话的小发卷会出现在眉毛上。我看着镜中的自己,非常生气。阿玛利亚真的很邪恶,她希望我永远不要像她一样美丽,她没有把她的头发遗传给我,她的头发又好又旺...
那是一种孩子独有的足以吞没自身的嫉妒。在这样的本能之下,十二岁的黛莉亚把自我厌恶归结于头发,就像她把整座城市的厌女归结于阿玛利亚。
“I was no I”,作为费兰特早期作品的重要特征,黛莉亚也是一位具有模糊身份的叙述者。失去了来自母亲的那部分自己(ego)之后,她进入一种失衡的状态——她看见男性主宰的世界,认为世界本该如此;又看见母亲代表的女性示范,认为女性本该这般;二者互相撕裂,又与自己如此相关。
《碎片》里,费兰特提到一个原本被加在小说里的梦境,呈现了这种撕裂:
我我要在一个男人面前脱去衣服。我不想在他的面前脱衣服,但他就赖在那里不走,他饶有兴趣的看着我,等着我。这时候,我小心翼翼地开始脱衣服,但衣服一直脱不下来,就好像是画在我身上一样。那个男人大笑起来,笑得前仰后合,我很愤怒,我感到一种强烈的醋意,我感觉他有别的女人。
我想奋力留住他,我要夺回他,我用两只手抓住胸口,想撕开我的身体,就好像那是一件睡衣。我感觉不到疼痛,我只是发现,在我的内部有一个活生生的女人,我只是另一个女人——一个陌生女人的裙子。
我无法容忍这件事情,我的醋意在上升。后来我醋意大发,我嫉妒我身体里的女人,我想抓住她,攻击她,杀死她。但我们之间有一段无法逾越的距离,我根本触及不到她,那个男人的笑声在继续,那是一种无法抑制的笑声。我再看着眼前,那个男人已经消失了,是我母亲在那里,我感觉她从开始就在那里。
母亲离开后,黛莉亚不必继续活在母亲身为女性的阴影之下,但同时她也失去了对此前埋葬于地下的记忆的庇护——她无法将城市的不公迁怒于其他人了。
现在,如果她想重新找回自我(ego),她需要脱下男性化的服饰,需要理解母亲如何不需要衣服的庇护去直面一切,包括死亡。
比起几次穿上母亲衣物的场景,另一处值得关注的场景是温泉。费兰特在给导演的回信里解读黛莉亚和安东尼奥在温泉的场景,“黛莉亚的身体无法突破一种状态,她和母亲性感的女性形象截然相反...这个场景呈现她身体的欲望和厌恶,她作为女人的痛苦。”
阿玛利亚最后的生命也是漂浮在水面上的。如果说地下是被篡改的童年,高处的电梯是青春的庇护所,水面则事关赤裸的生命本身。地下室穿上母亲的外套更像是仪式的完成,而温泉内场景的转移——从被动到主动,光影从阴郁到明亮——是真正“成为自己”的开始。
正是在那之后,黛莉亚开始重新接纳自己的女性身份,她把樱桃当作耳饰,她独自乘车,独自面对父亲......
波伏瓦说,做(being)自己并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做同一个自己,而是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“成为(becoming)”自己的过程。《八月处子》便着重呈现女性“成为自己”的过程,一个相似的场景是女主角伊娃原本在泳衣外披着红色外套(近乎张扬的性别隐喻),随着被友人捉弄地抛入水中,她干脆脱去外套,自在地漂浮于水面之上,她仰面自语,“成为我们自己”。
伊娃通过探索月经与自然的关系理解自身,即通过向内的方式孕育自我(在第一次主动和陌生男性发生关系时,她喃喃自语“我想发生在我身上的事,我怀孕了”);与之不同,身处男权笼罩的那不勒斯,黛莉亚需要借助母亲的衣服实现这种“becoming”的过程,她需要一种温和的方式与过去和解,更需要让过去的经历成为一种力量——像费兰特自己最满意的小说最后一句,“阿玛利亚存在过,我就是阿玛利亚。”
艳之夜
爱欲痴狂
母与子
不忠
我的朋友和他的妻子
我亲爱的课程
远离大都会的伊豆大岛,抛家舍业的中年男子松生...
播放指数:45560℃
读费兰特的书信集《碎片》,第一部分大部分收录的都是和《烦人的爱》这本书出版,获奖,电影改编等有关的书信来往内容。没读过原著和电影的话,真的有点读不下去。于是找了《烦人的爱》的电影资源(翻译为《肮脏的爱情》),几天前刚刚被弯弯字幕组翻译制作,他们发了个微博视频。感谢字幕组!
《碎片》里,费兰特的书信反复提及意大利女作家莫兰黛书中的一句话“没有任何人,包括母亲的裁缝会想到,母亲会有一具女性的身体。” 母亲的身体是被衣物包裹着的。
她说莫兰黛用男性第一人称写作时,是戴上了一张男性的面具”我感觉到这种伪装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学,施行母亲的裁缝无法完成的工作:把母亲的形象从包裹里拯救出来。她利用青春期到成年的那段时光,让母亲本来的身材显露出来,讲述女性体验中没有讲述过的东西。”
而费兰特本人,或许也在尝试如此,打开千篇一律的潦草“包裹”,展现未被言说过的复杂女性感情。
视觉化的影像让这种改变来得更直接。
阿玛利娅自己就是裁缝,她给女儿做衣服,或许也给自己做衣服。老年的阿玛利娅第一次出现时,穿的是精致的酒红色裙子,不是莫兰黛描述的西西里母亲“永远都是黑色的,或者顶多是灰色或褐色”的衣服。
在镜头中,阿玛利娅的美一直延续到了老年。而她也总是在裸露。年轻时喂奶的饱满胸脯,被发现死亡时在海中漂浮的躯体,即使是松软膨胀的肚皮,也是一种对身材的“证实”。
酒醉的阿玛利娅身着鲜红的罩衫在篝火前舞蹈,甚至让我想到了《燃烧》里那个对着夕阳脱去上衣跳舞的年轻女孩。然后,母亲脱下罩衫,仅穿着胸罩,步入深海,篝火还在她的身后燃烧。
我们在电影里直观地看到母亲和女儿的躯体,看到年老而松弛的母亲穿上本要送给女儿的新内衣,看到身材姣好的女儿穿上母亲的旧西装,却都那么合身。小说的最后一句,是黛莉亚的独白“阿玛利娅存在过,我就是阿玛利娅”,在电影中,黛莉亚让车厢里的青年叫她“阿妈利娅”。
正如费兰特自己评价的,电影最震撼的,就是对于服装的运用。从一开始的淡绿色帅气男士西服套装,到后来那条所有街上的人都要看两眼的红裙子,再到最后母亲的深蓝色西装,服装的变化标志着剧情的推进和黛莉亚一步步接近真相的过程——母亲死亡的真相,童年的真相——直到她获得内心的和解。因为性感美丽的脸庞和躯体,阿玛利娅被身边的男性凝视,操控,羞辱,殴打,跟踪了一辈子,她也尝试逃离,可即便到了老年还要遭受威胁。母亲的死亡是否是一种解脱?黛莉亚早就离开了那不勒斯,选择了独身,但是因为母亲的死亡,她不得不回来直面和消化这一切,包括童年自己受过的侵害和犯下的错。然后她穿上母亲的衣服。费兰特写到 “对于黛莉亚来说,衣服是身体的表层,母亲的身体——最后终于穿上的身体,母亲死去的身体,可能正因为死去了,才会永远活在她心里,推动了她后来的成长和独立。”
期待原著的翻译和出版。
“我觉得这是现代女性身体的一个重要影像,象征着一个寻找自我的女性。黛莉亚先是通过男性化服饰掩饰自己,后来她在那个地下室的最深处,找到了母亲原本的身体。最后她意识到,她要接受自己和阿玛利亚之间的联系,母女之间的传承得到重建,那些难以言说的东西也得到了揭示。” 这是费兰特写给《讨厌的爱》导演马里奥的信中,所呈现的一段文字。
玛吉·吉伦哈尔导演处女作《暗处的女儿》出师则利,其原著便是埃莱娜·费兰特的小说。这位颇受影视圈改编青睐的作家却将自己掩进了神秘的面纱之下,至今未公开自己的身份和性别,这一事实意外地与《讨厌的爱》中所展现的朦胧感形成了互文。
《讨厌的爱》是费兰特的首部长篇小说,一经问世便迎来如炬的关注,立刻于三年后以电影的形式与观众见面。费兰特对人物内心在复杂人际环境中的焦灼与变化有着深刻的勾勒,正是这样细腻的,难以言说的东西在每一个那不勒斯人之间搭起了桥梁。
费兰特在信中提到的那些难以言说的东西被倾注在他的文本中,是成为黛莉亚与阿玛利亚之间的牵引,又或是成为自己与那不勒斯之间的羁绊,如蛛丝般强韧的真实情感变得不可言说,那是因为我们的视线不由衷地变得模糊。像是忘了佩戴眼镜的高度近视患者,蜷缩在自己的能见范围之内。
地下蛋糕店的大门被缓缓关上,年幼的黛莉亚撞见母亲与卡塞塔亲热,此时的她没有戴眼镜,眼前的一切被打了马赛克,剩下的唯有主观的代入。从地下室切换到黛莉亚在家中的场景绝非偶然,一切在黛莉亚即将结束那不勒斯之旅,最终留步于地下室之时昭然若揭。黛莉亚被蛋糕店主性侵,而她不自觉地将母亲与卡塞塔的亲热场景代入,来掩盖自己的伤痛,记忆像视力一样出现了偏差。
我并不愿意将黛莉亚的近视眼设定当作时一种偶然,更愿意相信是她自身的指喻,或者说是她根植情感的藉口。如信中所说,黛莉亚一开始总是用男性化的服饰掩饰自己,在她的童年记忆中,父亲一直是一个艺术家的形象,从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她以后的漫画家身份,在这个立场上,黛莉亚对自己的父亲是崇拜的。尤其在当时的那不勒斯,男性主义的味道相对浓了一些,引用费兰特的肺腑:“您通过一种高超的艺术手法,展现了一位女性在不同男性之间进行调查的过程,这些男性代表那不勒斯过去最糟糕的一面,一些不可救药的人。您展示了卡塞塔、舅舅、安东尼奥,还有父亲的身体,换一句话说,您展示了在一种爱恨交织、逞强凌弱的关系里,他们呈现的样子。” 女性被千人千面的男性所裹挟,黛莉亚只能选择性的仰望着父亲,而母亲,也就成为了父亲和大家口中的母亲。马里奥通过几场梦境和几场回忆来表现这种情感的覆盖。梦境中,卡塞塔尾随着母亲和自己,母亲欲迎还拒的笑声……回忆里,母亲在公交车上对陌生男人的笑容……黛莉亚能够认为父亲画笔下风姿绰约,袒胸露乳的吉普赛女郎就是母亲,也不见得奇怪了。
黛莉亚换上红裙在雨中奔跑,在男人之间的冲撞下摔碎了自己的眼镜,由此,她踏上了认知重塑,审视过去的路程。她对着镜中的自己微笑,显得十分满意,此刻,视线仿佛不再模糊,红色的自己非常耀眼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认为眼镜只是根植情感的藉口而非客观设定。小安东尼奥眼看就要被舅舅扔下楼梯,楼下的母亲声泪俱下,依然不妨碍黛莉亚抬头望着楼上所发生的一切,继续仰望着她的父亲。童年的黛莉亚即便带上眼镜依然只能看到自己心中认定的事实,而现在的黛莉亚失去了眼镜的辅助,却更能看清自我,在那不勒斯喧闹的大街上自由穿梭,去正视自己的父亲,最终回到那个梦魇开始的地下室。眼镜的物理意义被放大了,不仅仅是主人公特点的设定,而成为了线索般的存在。
马里奥在地下室独白片段的影像呈现是华彩至极的。黛莉亚穿上母亲当年的衣服,仿佛被瞬间附体,眼神中透着幡然醒悟的坚毅。抬起头看到走廊尽头穿着大衣的男人走来,整个画面是虚焦的,观众知道,这是又回到了小黛莉亚的视线。需要注意的是,当年黛莉亚舔完店主给的奶油蛋糕后摘下了眼镜,之后发生的一切都在黛莉亚模糊的视线中发生,记忆在彼时被抹去了,而此刻又随着那坚毅的眼神找寻回来。母亲与自身的影像交替着,穿着大衣的男人一再靠近,摄影机终于找到了焦点,画面中露出了蛋糕店主的脸庞,并不是记忆中的卡塞塔。黛莉亚不禁抱头痛哭喊出了当年她的诬蔑之语。黛莉亚终于完成了和母亲之间的关系重构,才会在火车上说出阿玛利亚的名字,再也不是那个在画中的吉普赛女郎。
黛莉亚坐火车从那不勒斯回到博洛尼亚,母亲坐火车从那不勒斯去到博洛尼亚。这趟火车的终点是母亲生命的终结,同时母亲也用另一种方式在黛莉亚身上将生命得以延续,灵魂得以延申。
黛莉亚完成了对母亲、父亲和卡塞塔认知的倒置,也间接完成了在童年记忆中其他有关联的那不勒斯人的重新审视。尼采说:“没有事实,只有阐释,视角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条件。”我们所有的感知、理解、思考和行为都是基于一个身份和视角的。对黛莉亚来说,身份和视角的转化成就了她的直面,诠释了她的变化。扩展开来说,在真实面前,我们都是高度近视患者,只能窥见大概的轮廓,却很难接近他人亦或是自己的内心深处。费兰特的文本结合马里奥的影像,成为了一种释然,对原生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力的释然。
在塔可夫斯基的自传体影片《镜子》中,将这种潜移默化表现为妻子与母亲的交叠,自我与儿子的交叠,用时间与空间的错乱性表达人一生对于原生环境的不可抽离,而这种不可抽离性是不被感知,不被言说的。黛莉亚最初的认知形成来源于过去的人和事,黛莉亚最终的认知变化也来源于对过去梦魇的直视,原生环境伴随着黛莉亚的一生,并无法摆脱,就这样被模糊地呈现着。
面对难以言说的真相,我们都成了近视眼,并永远将是。
片尾,女主坐在回家的火车上,脑中拼补起母亲生前最后一晚的经历——美丽海岸边的火堆,与老汉的醉酒欢舞,赤身走向黑沉沉一片的海水。那是一个女人最炽烈的释放,放下了所有忌惮、压抑、认命,那也是女儿对母亲与自己的温情与和解。片中,衣服,特别是大红色吊带长裙是推动情节的主要道具,也具有象征意味:激越、炽烈的渴望与热情,为的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真真正正活一场,也意味着女性身上那种不被折损的美和能量。
意大利电影素来有现实主义传统,真实到细节、道具、声音、光线、群演。真实的东西其实最难也最珍贵。真实生活里的女人们,很多确也充满能量。
我知道猫狗没有自我(ego),所以看起来嫉妒是一种本能。
我的狗无法独处。它有严重的分离焦虑。一旦发现我出门不带它,它便立刻陷入一种焦躁——它挖洞、啃墙角、撕尿垫或者追自己的尾巴,它永不停止,它拆毁一切。
我的猫无法忍受我跟狗互动。它厌恶狗,炸毛、弓腰、嘶吼——它需要掌控,也企图占有,我不确定它是否期待我在它面前死掉,从而霸占我的身体和屋子里的一切。
黛莉亚对母亲有相似的本能反应,阿玛利亚看上去从没经历过黛莉亚的那些成长的烦恼,这一点尤其令人厌烦。影片一开始,阿玛利亚的首次登场便彰显了她的女性身份——她用女人的身体给孩子喂奶;在公交车上,她没有因为男性乘客的凝视而不安,甚至习以为常;穿过漆黑的桥洞时,她也没有共情女儿的眼泪。
黛莉亚不明白,在这座拥堵、嘈杂、粗鲁、没有边界的城市,用费兰特的话说,这里是“令人不安的那不勒斯和男权控制下的社会”,母亲为什么总是不必遵守那些显而易见的规则:她可以说走就走,不关水不锁门;可以对裁缝工作造成的手指伤势毫不在乎;可以在被邻居撞见情人时率先破口大骂。
在黛莉亚能够理解阿玛利亚之前,那是她唯一能参考的女性形象,她很容易认为女性本该如此。可是,如果阿玛利亚是女人,长得不像她、也无法过她那种生活的黛莉亚是什么?
《碎片》里,费兰特提到一段因为过于直白揭露黛莉亚的内心而删掉的段落:
那是一种孩子独有的足以吞没自身的嫉妒。在这样的本能之下,十二岁的黛莉亚把自我厌恶归结于头发,就像她把整座城市的厌女归结于阿玛利亚。
“I was no I”,作为费兰特早期作品的重要特征,黛莉亚也是一位具有模糊身份的叙述者。失去了来自母亲的那部分自己(ego)之后,她进入一种失衡的状态——她看见男性主宰的世界,认为世界本该如此;又看见母亲代表的女性示范,认为女性本该这般;二者互相撕裂,又与自己如此相关。
《碎片》里,费兰特提到一个原本被加在小说里的梦境,呈现了这种撕裂:
母亲离开后,黛莉亚不必继续活在母亲身为女性的阴影之下,但同时她也失去了对此前埋葬于地下的记忆的庇护——她无法将城市的不公迁怒于其他人了。
现在,如果她想重新找回自我(ego),她需要脱下男性化的服饰,需要理解母亲如何不需要衣服的庇护去直面一切,包括死亡。
比起几次穿上母亲衣物的场景,另一处值得关注的场景是温泉。费兰特在给导演的回信里解读黛莉亚和安东尼奥在温泉的场景,“黛莉亚的身体无法突破一种状态,她和母亲性感的女性形象截然相反...这个场景呈现她身体的欲望和厌恶,她作为女人的痛苦。”
阿玛利亚最后的生命也是漂浮在水面上的。如果说地下是被篡改的童年,高处的电梯是青春的庇护所,水面则事关赤裸的生命本身。地下室穿上母亲的外套更像是仪式的完成,而温泉内场景的转移——从被动到主动,光影从阴郁到明亮——是真正“成为自己”的开始。
正是在那之后,黛莉亚开始重新接纳自己的女性身份,她把樱桃当作耳饰,她独自乘车,独自面对父亲......
波伏瓦说,做(being)自己并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做同一个自己,而是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“成为(becoming)”自己的过程。《八月处子》便着重呈现女性“成为自己”的过程,一个相似的场景是女主角伊娃原本在泳衣外披着红色外套(近乎张扬的性别隐喻),随着被友人捉弄地抛入水中,她干脆脱去外套,自在地漂浮于水面之上,她仰面自语,“成为我们自己”。
伊娃通过探索月经与自然的关系理解自身,即通过向内的方式孕育自我(在第一次主动和陌生男性发生关系时,她喃喃自语“我想发生在我身上的事,我怀孕了”);与之不同,身处男权笼罩的那不勒斯,黛莉亚需要借助母亲的衣服实现这种“becoming”的过程,她需要一种温和的方式与过去和解,更需要让过去的经历成为一种力量——像费兰特自己最满意的小说最后一句,“阿玛利亚存在过,我就是阿玛利亚。”